图片
图片
公元1661年,郑成功为挽救前朝与家族命运,冒险攻打海峡对岸的台湾。通过一场先易后难的长期围困,迫使荷兰殖民者们向自己乖乖就范。过去,人们总是将目光聚焦于陆上交锋,忽略掉双方在海面上的斗智斗勇。譬如发生于初期的鹿耳门之战,就对后来的局势走向有强影响。图片
一席文人打扮的郑成功当年3月23日,郑成功的舰队自金门起航,动用400艘各类帆船运载25000多名士兵渡海。他们仅用一天时间便抵达澎湖,只留下小规模驻军便再度出发,于4月2日抵达台南的大员半岛。映入眼帘的不仅有热兰遮城与赤崁城,还包括有严密防御的台江内海。如果不能迅速通过鹿耳门水道,则整场军事行动都将面临失败风险。图片
鹿耳门是进入台江内海的主要捷径正因如此,荷兰殖民者顾不得兵力匮乏,出动水陆军分队前往阻拦。其中,陆上分队由240名火枪手组成,负责据守航道一端的北线尾沙洲。另有3艘大小帆船组成的编队伴航,准备用舰炮弥补友军的火力不足问题。考虑到鹿耳门的宽度可供20艘船并排通过,而蓄势待发的郑军规模又相当可观,这场交锋自开打前就容易呈一边倒趋势。譬如由拨鬼仔上尉指挥的陆战队,就在2000多弓箭、藤牌兵的前后夹击下崩溃。倒是力量对比同样悬殊的海战部分,为荷兰方面争取到更多时间。图片
由于经费不足 荷兰人在台湾的舰船数量极少事实上,由于经营不善等财政问题,战争爆发前的台湾只剩下区区4艘帆船。其中仅有勉强担任旗舰的赫克托号稍有实力,而另一艘格拉弗兰号吨位更小,只能在大规模交锋时充当辅助作用。另有2艘吃水较浅的平底小帆船白鷺号和馬利亚号,通常只适用于内河航行,很难跑到风高浪急的外海逗留。即便如此,她们还是硬着头皮出击,期望尽可能将强敌拒止于鹿耳门外。图片
荷兰人笔下的郑氏水师战舰与此同时,约60艘郑氏水师的战舰正向着航道蜂拥而至。这些吨位可达百吨以上的福船,普遍在艏部安装有2门轻型火炮,并载有大批熟悉水性的闽南子弟兵。虽然清楚己方火力不如荷兰红毛夷,仍旧顶着巨大压力向前突进,力争用近距离跳帮作业打开局面。奈何面前的赫克托号绝非鱼腩,几乎凭一己之力便将去路完全堵住。顺便靠近十门红衣炮疯狂输出,击沉多艘企图靠近自己的郑军舢板。图片
荷兰人的轻型武装商船 经不住长时间高强度战斗此后,郑氏水师的舰船纷纷选保持相当距离,只用船艏火炮展开对峙。等到荷兰人消耗掉不少弹药,才重新出动5-6艘进行合围,从上下左右前后各方面轰击。大量因火药生成的浓烟弥漫现场,让几乎所有人都看不清楚状况。结果,一名水手在重压下忙中出错,不慎点燃自家船上的火药库。原本不可一世的赫克托号瞬间毁于殉爆,带着全体成员葬身大海。郑军将士无不群情激昂,而刚刚看到希望的红毛夷则气势大泄。图片
轻型平底快艇 几乎无法在作战中帮上什么忙由于这场意外鼓舞,其他郑氏战舰加紧攻击剩下的3艘荷兰船只。为避免相同的厄运降临,她们纷纷利用风向离开海岸,驾到更为开阔的水面寻觅转机。不仅可以更加行动自由,也不容易受数量繁多的福船包围。但郑军显然不准备放过天赐良机,立刻争先恐后的追赶过来,迫使对手无法组成便于射击的一字长蛇阵。相反,还要经常靠速度优势规避,2-3次从尚未合拢的包围圈中冲出。因而没法保证命中率,没可能快速打沉任意目标。图片
荷兰人笔下的鹿耳门之战场景直至海峡风力有所减弱,苦苦周旋的郑氏水师才重新觅得良机。先是用2艘较大的战舰紧靠格拉弗兰号和白鷺号尾部,继而后面有紧接着另外2艘,以及紧挨着的末尾2艘。如此一来,就出现5-6艘战舰首尾相连,搭成一座移动的海上浮桥。大批健儿顺着船艏攀爬上格拉弗兰号,虽然被荷兰人短暂击退,却成功砍掉对方的风范绳索。稍后又是3-4次尝试,但都没能占据绝对优势。倒是趁乱出击的火船比较有效,已经让烈焰顺着铁链烧到荷兰帆船的头斜桅。可惜很快被扑灭,从而宣告这轮围攻失败。图片
荷兰人唯一的收获 就是让1艘小艇突围出去此外,稍早一同离开热兰遮城的玛利亚号,已经提前一步远离战场。由于是通訊船,并沒有安排士兵上舰,而是设法逆风前往巴达维亚求援。格拉弗兰号与白鷺号则前往南锚地停泊,稍后沿鹿耳门航道返回热兰遮城。这意味着海陆两头的土味都以失败告终。荷兰人完全无法阻挡郑成功打开缺口,将部队源源不断的送上宝岛......图片
图片
图片
震慑洋夷:郑成功的台湾赤崁城阅兵
图片
北线尾之战:近代东西方军事差距的遮羞布图片
料罗湾海战:明郑集团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路径依赖锁定图片
厦门之战:郑芝龙的海上帝国险些遭荷兰突袭摧垮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